|
本帖最后由 hawk23 于 2015-10-15 18:22 編輯
D: A* A; r! p0 S+ ?2 F( J% H3 u8 n1 f3 `
@zerowing @pacelife @害怕伏櫪 @xlf63 @菜鳥hong32696 @劉嵩 @菜鳥hong32696 @麥兜大俠 @南飄 @無名小白 @陳公公 @nieting1203 @zms9439 @leo樂 t! G* ^, C) h! ?7 \
首先感謝各位的指教
9 O: g' `9 @' ~. ^* r0 {上午又重新考慮了下密封結構的問題,有以下幾個想法,先不考慮壓力大小,單純從結構上來討論' c* } d t h/ Y5 l( `
O型圈的使用場合:2個密封面,1個支撐面
- K) s' j- L. T7 f; s圖1中的使用情況是比較常見的O圈使用情況,密封面和壓力方向平行,支撐面與壓力方向垂直;1 t9 ^" I+ K* h
圖2就是我一開始使用的方案,兩個倒角的斜面是密封面,上面的水平面是支撐面,在實際情況中,系統壓力作用到O圈以及倒角面上時,會產生兩個分量,這兩個分力都會沿著倒角面的方向向上,從這個角度來說,密封面和壓力方向平行,而支撐面和總壓力方向垂直,與圖1中不同之處在于,密封面與支撐面之間有個角度,而這個角度使得密封效果打折扣,系統壓力在擠壓O圈時,由于倒角和O型圈之間的空間較大,會使得O圈向兩邊空白處變形,導致O全對密封面的壓力不如圖1中大;
# k0 v* N& ~" _: B- [& m而圖3的情況和圖1是一樣的,與圖2相比,只不過是密封面和支撐面是垂直的,而在實際使用中,圖3這種工況也是存在的;% Z0 |7 |3 R. U7 n6 E) _6 j
于是考慮到是否是系統壓力方向和倒角的緣故,想到將倒角面更改方向,于是就有了圖4
- D, ^5 w$ m4 q2 [, M) m3 ^- |" O圖4中,密封面是兩個倒角面,由于O型圈和上面的水平面沒有接觸,那么在系統壓力將O型圈壓變形的情況下,O型圈會接觸上面的水平面,形成一個可能的支撐面,那么密封面和壓力方向平行,支撐面和壓力方向垂直,而在系統壓力的情況下,O圈變形會擠壓兩個密封面,而且,壓力越大,擠壓力也會越大,密封效果也會越好(此處請先忽略壓力大小,僅僅是考慮結構方面),這種方案要優于圖2,但使用時應該要考慮O型圈內部裝一個支撐環,提供一定的預緊力,其余存在的問題,還請各位大俠指教;" P2 c! L' _( z6 y0 t% O- e
考慮到O型圈變形量較大,在使用中自身的穩固性不好,考慮到更換密封圈的形式,想到了金屬C型圈,于是就有了圖5的想法
7 j0 h7 E: [+ |) I- e圖5中與圖4的接觸面和支撐面情況均相同,而且,C型圈在系統壓力作用下向兩側膨脹,會使得兩側密封面密封效果更好,而且由于金屬強度的原因,這種效果應該要優于O型圈,而且,也不需要內部裝支撐環;
8 D% G, a; m1 M各位大俠請先忽略O型圈是否能承受100MPa的壓力這個情況,先從密封結構來討論吧
: O: N; I' K8 B4 _# T8 s 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注冊會員
x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