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某機床直線度的評定及其機械補償方法的研究(個人原創,請勿轉載) |
點評
嗯,有機會我肯定不會放過的,再次感謝前輩的教誨
沒有關系啊,機床既然在你手上,你一定有辦法的,熱補償是精密機床除了機械手段加工外的最后一道。你有機會接觸,就別放過。學會點皮毛,以后也不得了的。、
機械補償,對大型機床,無疑是重要的,兩者選一。
測的,但是結果都是直接輸出到瑞士,那邊再傳數據過來補償,全程我們這邊沒人能接觸到其中的數據
機床冷機、機床熱機后的精度,你們有測?那個數據對精密機床最重要,當然還有動態與靜態的。
那也沒什么啊,機床在你手上啊,測量在你手上啊,你有機會就學吧。提醒你,機床廠的,都是經驗數據。
全都是跟測量有關。你有理論基礎,不難學的。玩粗糙的東西,沒意思的。
我們的熱補償也是針對單臺機床,這是公司總部的核心技術,沒那么容易讓你接觸到
對瑞士人熱補償的結果評定也在最近提出來了,希望能從那邊得到更多的資料,如果讓我來做這個項目,我想我完全有辦法他他們的東西山寨過來,我相信這東西在算法上并不存在很大的難度,可惜。。。呵呵
最終精度的補償,不管你用什么手段。
你沒接觸過MOORE的機床,C型結構,立柱后面的加熱片,可以是一組,也可以是一組半,兩組。
鑄件即便是同一批的,它們的特性經過加工,組裝后,也不一樣的,成了機床的特性。微補償就是對機床
那你有熱補償的思想,又怎么辦?不比機械加工補償容易多了?沒見過你的結構,不好說。你想想,很有意思的。除非你結構弱的不行,但看數據就走在邊緣。
熱補償我們都有的,不過都是瑞士人提供的數據,我們這邊暫沒機會接觸,這機床很多都是要出口的,我最擔心的是鑄件的穩定性,這邊為了節省成本和時間,把里面的關鍵工藝省略了,海運過去后,精度的穩定性是個問題啊
其實這不是練手啦,簡直是趕鴨子上架,之前的樣機沒好好分析數據,做的直線度結果都在內控標準邊緣徘徊,現在到我手上要把絲杠導軌都改大,問題就凸顯出來了,樣機一投就是好幾臺,完全違反正規操作流程
繼續研究下去,越大的機床,你越吃的開,到那時,你就不得了了。小型的,很難談到這方面的補償,要補償,也是熱補償。這是高精度機床的一個方向。學會了,也不得了的。
它的管網買一本,圖文并茂,200美元吧。我過去幾乎吃飯也捧著它
你這補償,可以說在小機床上練手腳,但是是龍門型的大型機床上,就不得了了。補償數據都保密的。
說要補償成微米級的機床,沒有可能的。‘風吹草動’幾個微米就沒了。
這本書電子版中英文我倒是有,不過中文版圖面根本看不清楚,英文版字體也非常小,一直沒下決心讀下去,利用這次機會得好好通讀一番了
機械精度基礎 (美)韋恩·R.穆爾著,一定要讀這本書,把其中A-B打表,圖示測量,讀懂一半,你有數學基礎,展開不難的。最好讀英語版,翻譯有點不準。
多謝大俠鼓勵!
繼續加油,中間曲線的波動,考慮下該方向上滑塊的跨距,這部分測量時會被‘隱藏’起來。
還有,測量時的G0或GX,與實際工作時的G1,是不同的。既然“梁”在變形,它就有個“恢復“過程。
方法是對的。
| ||
| ||
小黑屋|手機版|Archiver|機械社區 ( 京ICP備10217105號-1,京ICP證050210號,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)
GMT+8, 2025-5-3 07:11 , Processed in 0.088182 second(s), 14 queries , Gzip On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