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引子
我沒有管理過小企業(我的小企業定義是少于300員工,年銷售收入少于3億人民幣),但是接觸過很多為我們提供原材物料的小企業,看到失敗的例子很多,也許從旁觀者來看,更客觀一點。
小企業一般由于投資問題,都是離散型的組裝加工或服務提供企業,很少有流程型的。大多數都是由三種人創業產生的。一種是大企業里的銷售骨干,在積累一定人脈和客戶關系后,自立門戶,這種比例最大;第二種是擁有一些關鍵技術或者挖來一個技術骨干團隊,想過過老板癮的技術人員;第三種就是前政府官員,掌握相當政經資源,不滿于平庸或升級無望,下海投機的。
小企業與大企業有根本區別。大企業就像一艘10萬噸的集裝箱大船,不但專業分工明確,例如船長,大副,二副,水手長,輪機長等等齊全,職責清楚,分工詳細,而且有一個完善的后方保障,包括運營信息提供,客戶維護,銷售網絡,后勤保障,設備維護,安全保障等等。小企業就像一個舢板,總經理既是船長,也是水手長,既要維護銷售網絡,也要保障后勤維修等等。小企業總經理必須是十項全能專家,否則很難操作。
那么小企業總經理在忙什么呢?無非是跑業務,管財務,忙事務。
跑業務的核心其實就是控制企業物流和信息流(在小企業中,物流往往就是信息流的載體,無法剝離)。小企業最大的問題就是產不出,賣不掉。
產不出是指不能在合理的成本下,生產出合格的產品,或者雖然合格,但是產能太低,無利可圖。這往往產生于產品或服務生產所需要的能力、設備或工藝有嚴重短板或瓶頸,整個系統不配套。(具體后面我有一個例子說明)。
賣不掉是指雖然產品出來了,但是沒有合適的銷售渠道,或者雖然有客戶,但是價格太低,或者付款條件苛刻,或者售后保障條件超過自身能力。(這種情況在由工程師創業的企業特別常見。因為他們缺乏市場的經驗,以為東西好就一定有人要)
管財務,對小企業來講就是5個瓶蓋蓋10個瓶子,輾轉騰挪,因為小企業最缺的就是錢,不能一分錢瓣成兩半花,是不可能發展壯大的。
忙事務,實際就是凝聚人心。小企業人心是極為不穩的,一夜之間可能就找不到人了。
下面我以一個實際企業的例子來說明上述問題。
這個企業是以前我工作的單位的上游企業,主要生產工業用節能產品(具體不能說,因為國內生產這種產品的就幾家,一下就人肉了),是幾個世界級企業在中國的銷售代表出來創業的。
一天這伙人來找我,說實在堅持不下去了,有的人把房子都買了,投入進去,而成功的影子都還沒看到,家里已經雞飛狗跳,想打退堂鼓。由于他們以前一直找我咨詢一些管理問題,所以也比較熟悉這些人。我的意見是:一不做,二不休,千萬不要因為有困難就放棄,會后悔一輩子的。
所以我們共同花了一段時間來整理問題,提出解決辦法。制定了一些新的工作計劃,確定一些任務清單,并改變執行的流程和方法,后來這個企業慢慢走上正軌。這個過程我想對正在創業或準備創業的弟兄可能有點借鑒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