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部分我想先把整個過程及其結果先描述一下,給大家一個鳥瞰,以后再來慢慢描述執行中的問題和過程。
0、背景:
他們在創業的大半年時間里,完成了原型機的生產組裝調試,并在A公司(是央企G公司的下屬公司)一個裝置上開始試運行。產品的技術水平據他們告訴我在國內是絕對領先的,主要經濟技術指標也不次于進口產品,而價格只有進口產品40%。(他們自己計算就算這個價格仍然有40%左右毛利)。
這大半年他們也寫出很多工藝文件,也做了很多測試工作。
基本完成了生產主要設備采購訂貨,并支付了部分貨款。
也在全國到處推銷,接觸了幾乎所有可能的潛在客戶。
可是結果是一套裝置都沒有賣出去。而流動資金已經枯竭,只有不到30萬,只夠兩個月的人吃馬喂。危在旦夕。
產品賣不出去的原因實際很簡單,首先就是產不出,問題包括:一是不能滿足客戶需求:也即按照客戶標準的產品生產定型測試和一致性測試沒有完成;二是批量生產能力不能達到客戶要求;三是質量管理和工藝管理客戶認為不合格(主要是沒有自己的生產設備、檢測設備和檢驗實驗室,原型機是通過外委加工零配件,然后手工焊接,組裝調試出來的,典型的螺絲刀、焊槍和萬用表的小作坊,無法證明可以批量生產合格產品)。
其次是沒有一個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,對客戶培訓、維護支持的能力無法滿足測試需求。
上述問題產生實際有三個原因:一是嚴重缺乏流動資金,而且早期模仿跨國企業派頭,浪費嚴重,且一開始攤子太大,四處出擊,在沒有生產能力時就到處推銷,而且銷售人員的特點難免夸大其詞,以致讓部分潛在客戶產生抵觸情緒或懷疑;二是缺乏生產管理經驗,工作步驟和流程混亂,隨心所欲,協調極差,各自為政,且自我感覺良好;三是不理解市場需求,以我為主,經常要求客戶配合(這是從跨國企業帶來的毛。
根據上述情況,我們首先確定了一個現實的目標:也即先拿到產品準生證,可以進入用戶采購名錄;其次是完成批量生產準備工作;三是獲得一批訂單;四是解決枯竭的流動資金。
前期他們稀里糊涂已經花掉3000來萬,主要是生產了10臺樣機,委托其他單位做性能測試,到處推銷送禮(采用的仍然是他們在跨國企業的推銷模式),以及主要生產設備和測試檢驗設備采購的部分定金,還有在開發區租用生產廠房的租金、水電氣安裝以及簡單裝修等等。后面生產用戶試用樣機需要的流動資金和設備提貨的資金已經沒有,這屬于典型的不會預算控制導致的后果。
為簡便起見,我按年齡把他們5個人分成為老大,老二等等。其中老大是跨國公司銷售出身,老二是M公司(一家大國企)前總工程師,老三老四都是跨國公司銷售出身,老五是原市財政局某處長,財務出身。
下面是當時的基本工作計劃(紅色字體標明背景情況,藍色字體標明計劃執行情況):
一、目標
1、基本目標
(1)、從abcd年7月1日開始,至abce年6月30止,必須完成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生產鑒定(或用戶采購認證)要求的全部技術準備工作,包括技術文件清單和鑒定試驗清單所列工作。同時完成G公司(這是一家能源央企)列入設備采購清單所需的全部測試、論證、鑒定所需要的技術文件清單所列工作和形成鑒定文檔。(G公司鑒定或認證需求清單需要銷售部門與生產部門共同爭取拿到。在這以前,他們已經跟G公司設備采購部門,財務部門吃過N吃飯,送過M回禮)
這項工作進行得非常艱難,認證測試工作花了16個月才基本完成。幾乎花光所有能夠借來或搞來的錢。原因還是不同流派,不同背景的技術人員互相不買賬的刁難。
(2)、同時根據各種不同客戶需求清單,完善產品的功能設計和滿足清單所有需求。(這點需要看銷售部門市場開拓進度來定。這個通過以前客戶關系,已經有很多基礎,但是要想成為采購訂單,還有很長的路)
實際上,這項工作一直就沒結束,直到今天,一直在持續完善。
(3)、在上述工作完成后,在鑒定認證程序執行的同時(這需要銷售部門的公關工作到位,這主要是指邀請中央部委來主持鑒定認證工作),在abce年8月31日前,完成批量生產所有準備工作。
這項工作推遲了整整一年。主要原因就是G公司認證文件遲遲得不到。
(4)、在abce年9月30日前拿到所有鑒定證書,獲得準生證,并正式簽訂批量生產采購合同。
實際上后來雖然沒有拿到正式準生證,生產企業已經認可設備,就采取變通辦法:試用產品采購,在第二年的10月份(也即abce年10月)獲得1000萬訂單。這基本符合原來計劃。
G公司生產部門后來開始少量采購,主要原因還是生產需要,產品的確性價比高。另外對設計院、研究所等故意刁難也有抱不平的意思。當然利益也是重要原因。
(5)、在abce年10月10日,開始生產第一批正式產品。
實際推遲6個月。
2、爭取目標
(1)、abcd年7月完成在A公司一號裝置上設備安裝、調試、試運行;
這個目標完成也并不順利,主要是A公司一號裝置項目的主承包方工作進度大幅延遲6個月,不過試運行后效果極好,采集的試用數據理想。
(2)、abcd年8月30日前完成試運行的所有數據跟蹤,收集和分析,并向第三方(例如清華,中科院之類單位)提交,請求認可背書;緮祿摪ǎ寒a品效果、效率和能耗;對生產系統運營的影響,對操作人員影響和環境影響;對其他設備影響;對周邊環境噪聲影響等等基礎數據和分析計算數據。
這項工作也是在推遲6個月后完成,結論很有利。
(3)、爭取在abcd年9月中下旬獲得G公司初步試用的認可,在其下屬企業大面積試用(實際上G 公司是老大以前的大客戶,與很多人員都很熟,當初成立這個公司時,G公司有人是準備入股的)。
這個目標基本在推遲6個月后按時間節點完成。試用一年后,又獲得6000萬追加訂單。
(4)、爭取在abcd年12月根據試用結果,獲得G公司生產認證資格,并獲得初步訂單。
這個目標推遲18個月才完成。主要還是各種文件報批中受到刁難,不斷需要買單。
(5)、abce年3月以前,在幾個S公司(這是一個化工央企)下屬企業試用,在6月底爭取獲得S公司下屬企業正式訂單。
這個目標推遲24個月。原因是都在觀望在G公司試用情況。在G公司的認證資格通過后,獲得了S公司3000萬試用訂單(當然也是公關的結果)。
3、最理想目標
(1)、在abcd年9月份前后,獲得向B公司(這是能源央企),C公司(這是化工央企)等等潛在用戶的展示機會。
這是按時完成的,但是效果不好。這些公司傾向于進口(可能是可以獲得大額回扣和出國機會)。直到 3年后的今天,也沒有太大進展。
(2)、通過上述系列展示,在abcd年底以前,這些單位接受各種系列產品試用,并同意采集使用數據,一旦數據合乎客戶要求,將爭取進入采購招標流程。
實現時間比計劃推遲18個月,最終只在G公司和S公司實現。
(3)、abce年上半年就獲得足夠的訂單合同,提前進入批量生產流程。
實際最后進入批量生產流程比原計劃推遲了6個月,而且使用的是試用產品名稱,并無正式型號。
4、可能的幾種機會估計
(1)、A公司三號設備試裝(需要與三號承建方和設計方聯系)。
這個目標在12個月后實現。
(2)、新疆X項目(需要與新疆聯系,這有工作基礎,因為他們都在新疆推銷過產品)。
一直沒有進展。
(3)、出口:例如XX,XX等國家(需要與商務部,外交部,大使館等聯系,這些關系也都很熟)。
有過接觸,但是沒消息。
5、流動資金問題
當時初步預算是還需要至少3000萬流動資金,才能完成各種認證和批量生產準備。
我的建議是:
(1)、老大已經把房子賣了,現在跟丈母娘擠在一起。既然大家都愿意繼續把公司辦下去,為了體現同甘共苦,風險共擔,大家也應該回家商量一下,把房子拿出來到銀行抵押貸款,能貸多少是多少(我當時估計4套住房應該在200萬左右,實際只貸到180萬),先把五金車間的設備尾款付掉(大約150萬),把設備拉回來安裝調試,(實際就是些很簡單的剪切、沖壓,彎管,焊接、防銹、表面工藝,熱處理,數控切削加工中心,檢測之類,全部投資不過400萬而已)。
老二說M公司有一批五金件外委活可以攬過來(機箱、支架之類),雖然沒什么利潤,但是這樣就不但解決眼前吃飯問題,還能攏住好不容易挖來的幾個老工人,不要讓他們跑了,同時也開始對年輕人培訓,讓他們練練手。再說老二可以開開后門,爭取多借一點冷軋板和電解板,老四可以去賒點管材(老四以前在推銷管材公司),這樣生產試用機的主要耗材就解決了。至于電子元器件部分,可以采用分期付款方式,這需要去做工作。
(2)、上次原型機試車成功,管工業的副省長陪國家發改委領導來參觀時,有過一些承諾,要盡快落實。
經過努力,在Abcd年9月份的時候,爭取到在這個公司由市長主持開過一次現場辦公會,解決了幾個問題(主要是請了一些退休領導做工作,這中間沒有腐敗行為):
一、市里把這個項目作為節能扶持項目向省里報,爭取上報國家發改委,列入產業化支持項目(這個目標經過2年努力才實現,獲得國家發改委扶持資金600萬,省扶持資金400萬);
二、市科技局下撥150萬研發經費,支持后續產品開發(3個月后就到位);
三、開發區管委會免除廠房租金三年(且退回以前租金);
四、市擔保公司在這個公司產品在A公司一號裝置試運行獲得完全成功后,為其擔保,在銀行貸款3000萬;(后來在A公司一號裝置試車成功后,在市擔保公司支持下,在建設銀行貸款2000萬)
五、市里面配合,爭取省國投入股(省國投在8個月后入股,占30%,成為單一第一大股東,但不參與運營管理。目前省國投正在操作這個企業在創業板上市)。
(3)、爭取G公司試用產品的部分付款(這個后來實現1000萬試用采購,并用這些采購訂單,到城市商業銀行抵押貸款500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