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轉帖】小企業管理案例 之二
熱度 4已有 1236 次閱讀2010-10-25 12:53
|個人分類:企業管理|
二、生產部任務展開清單
這一部分我想說明中國工業產品從原型機到批量生產的全過程。這樣對在海外的想回國創業的弟兄知道一個基本的工作流程常識。
1、A公司一號裝置設備試用的測試數據收集和分析
(1)、abcd年7月完成設備安裝、調試、維護和試用培訓。并做好相關測試資料收集準備。(實際由于A公司一號裝置總包方工期延誤6個月,這項工作完成
時間推遲6個月)
(2)、按照G公司生產鑒定清單和生產鑒定流程需要收集分析數據。abcd年8月底完成(這項工作由于上述延誤,以及缺乏合格人手,實際拖延8個月才完
成)。
收集的重點數據應該包括:產品效果、效率和能耗;對生產系統運營的影響,對操作人員影響和環境影響;對其他設備影響;對周邊環境噪聲影響等等基礎數據和分
析計算數據。
(3)、abcd年9月份向獨立第三方(例如清華或中科院)提交需要認證的數據。(也順延6個月)
(5)、abcd年10月份向國家質檢總局提交全部試用文件:效果;效率;影響;比對和實測數據,理論計算和實際效果,等等。
(實際上由于G公司內部扯皮和一些評審專家故意刁難,這項工作推遲18個月才完成。)
2、對在清華和中科院測試的設備的數據跟蹤和分析
(1)、重點是收集對環境影響和節能效果。
(2)、獲得測試單位的推薦意見(可能需要銷售部門配合)。
這些數據要有助于向其他客戶推銷:節能有效且環保安全。
(這項工作基本按時完成)
3、產品測試標準建立----abcd年12月前必須完成
(1)、測試指標體系:產品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和基本技術參數,以及理由。
(2)、合格產品的基本技術參數和技術性能指標值定義以及理由。
(3)、產品有效環保的理論依據及其數據支持。
(4)、現場實驗數據收集及其分析。
(5)、國內外同樣技術,同類產品的優劣比較:技術性能指標;產品原理;規格;結構等等。
(按時完成)
4、測試方法建立----abcd年12月前必須完成
(1)、測試產品性能的工作流程。
(2)、測試環境搭建所需的場地、水電、設備、工裝、軟件以及設計圖紙。
(3)、主要性能指標的測試方法。
(4)、在廠房內搭建一個為未來批量生產產品測試做示范的測試平臺,為生產鑒定和采購認證測試做準備,同時也為中試產品和試用產品生產使用服務。
(按時完成)
5、根據客戶需求清單完善和優化設計,制造出合格樣機,安裝試用
(推遲六個月)
6、準備測試文件----客戶對產品進行性能測試前必須完成
(1)、設計圖紙:包括結構布局;原理圖;系統圖;工作原理和理論基礎。
(2)、工藝流程:包括在原型機上進行的工藝優化;設計優化;附加功能;消除的多余功能、剩余功能和過度的技術性能指標;生產的測試流程;生產的質量控制
流程。
(3)、設備和工裝清單。
(4)、物料清單和檢測方法:包括所有原材物料,包括板材;管材;型材;通用件;標準件;非標件;關鍵元器件的質量指標,性能指標和技術參數。
(5)、產品調試手冊。
(6)、產品測試手冊。
(按時完成)
7、定型鑒定一般還需要補充的文件----定型鑒定或采購認證前必須完成
(1)、產品性能和節能效果試驗大綱和試驗報告。
(2)、設計計算書:例如能量轉換;能量衰減;噪聲;震動等等。
(3)、不同使用環境下的可靠性檢驗和試驗報告。
(4)、不同使用環境下的可維修報告。
(按時完成)
8、生產文件----正式批量生產前必須完成
(1)、零件圖、部件裝配圖和總裝圖:包括裝配;焊接;五金加工;檢驗的數據和技術標準。
(2)、物料采購清單和外協清單。
(3)、供應商認證程序和認證標準。
(4)、生產產品的技術條件:包括各種不同型號和規格產品的性能指標和技術參數;測試方法;質量檢驗規則;包裝標識和儲運要求。
(5)、編制生產大綱:包括工藝、工裝、設備、檢驗手段等等與生產環境,質量控制,產能控制,成本控制,安全和環保等等要求的適應和匹配。
(6)、極限使用環境模擬設計和老化環境設計。
(7)、批量生產的測試平臺設計。
(8)、批量生產的車間總裝線布局和設計。
(9)、編制用戶使用手冊,維護手冊和培訓手冊。
以上任務要求落實到具體人頭,做到人人頭上有指標,人人有事做,事事有人做。嚴格監督進度,定期稽核質量。不留后遺癥,不產生瓶頸。
(按時完成)
9、批量生產的準備
(1)、廠房清理、整治和動線調整
(2)、倉儲建立
(3)、水電完善
(4)、檢測實驗室建立
(5)、物流服務供應商選擇和認證
(6)、外協合作伙伴資格認證準備和調查
(7)、試用產品生產備料
(8)、設備安裝試車完成
(推遲6個月完成)